Monday 4 March 2024

齋傾唔做:關於裸體與身體自愛/色情與藝術的標準



上下集一齊推~

再次多謝齋老味的邀請! 訪問有條理,提問以公眾的角度出發,深入淺出,易明又不膚淺。 當中讓我重新整理自己在「人體模特兒」、「裸體」、「裸體與色情的關係」等題目上的答案。感覺在這段時間裡,因為準備不同講座和訪問,又訪問別人,自己對裸體這題目又再加深認識。 我實在享受這個訪問,希望你也會喜歡。一齊學習成為『裸體達人』吧! #Repost @jerlame 

 ・・・
 [開台最強chok pose嘉賓] 歡迎香港 #體模社 @hklifemodelclub 上嚟 #齋傾唔做!小丁 @siuding_ii 同阿Jo @harukagiorno 會同 #齋老味 傾下 #人體模特兒 嘅工作同推廣,講 #身體自主 同自愛。香港人對人體模特兒嘅印象係點?網絡時代我地應該點樣處理對身體嘅焦慮,學會自愛?裸體嘅內容可以係藝術可以係色情,我地可以點樣真正感受到身體嘅美?一連兩集齋傾唔做x體模社有得睇喇! 
・・・ 
・・・ 



・・・ 
@hklifemodelclub 嘅 @harukagiorno 係 #跨性別 女性亦係 #人體模特兒,佢會點形容跨性別人士對身體嘅焦慮?#siuding 亦會繼續同 #齋老味 傾身體,藝術,性慾。#齋傾唔做 x #體模社 嘅訪問有得睇喇! 
・・・ 
・・・ 

Saturday 20 January 2024

無性別的世界

【身體╳書本】5. 性別與身體  

...

明周 MPW Book B 2878 
Editor Sharing 小丁 
2024–1-19 

...  

 【無性別的世界】  

某天朋友提到自己是無性戀者,像鰻魚一樣雖然有性器官,卻無法展示自己的性慾。我覺得好奇,便去追查鰻魚的特性,找到了《鰻漫回家路:世界上最神祕的魚,還有我與父親》(Ålevangeliet: Berättelsen om Världens mest Gåtfulla Fisk)一書。它獲得二◯一九年瑞典奧古斯都非虛構大獎,作者為記者帕特里克.斯文森(Patrik Svensson),以紀實文學手法書寫。 
 
作者借回憶與父親一起捕鰻的故事開始,追溯人類嘗試解開「鰻魚之謎」的歷史。即使鰻魚是如此熟悉的食材,我們對牠們還未透徹了解,例如上世紀初還在爭論牠是否魚類,要到第一次世大戰後才證實牠們是卵生;到今天仍未有人親眼看過或拍攝到野生鰻魚如何出生,或成年鰻魚產卵後又如何死去。
 
而當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原來鰻魚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皆是無性別的。這對於一出世就把性別填在出世紙上的我們,實在難以想像或接受,身邊有人如此長時間沒有性別/性地生活。牠啟發了我對無性戀的認知:許多人誤以為性別/性是人生必需的,沒有了它生命就不完整。鰻魚的存在明確反證我們被這些思想牢固,大自然從來都是多元,多元才是我們的根本,也只有近年才多了有關無性/無性戀的討論。例如有去年日本電影玉田真也的《喜歡這個我》(そばかす),香港則有無性戀者Kaya和Yumi在網上親述無性戀的種種。這些都有助打開我們的想像,開拓日常生活被性別/性慾主導以外的可能性。
 
經歷過無性別階段的鰻魚,卻屬於「有性繁殖」的生物。牠們的性別非先天遺傳所決定,而是後天環境所使然。野生鰻魚會待到產卵前,根據族羣的比例分布,而揀選變成或雌性或雄性。大自然又一次借鰻魚告訴我們,其實性別是可以揀選的。自二◯二二年起,瑞士民眾可以根據自我聲明合法變更性別,而德國亦一早不再在身份證註明性別,荷蘭今年亦會緊隨其後。在其他的國度裏,原來性別是可以屬於「沒有必要」的資訊。荷蘭教育文化部長說過:「民眾應該能夠創造自我認同,在完全自由與安全下生活。」(People should be able to "create their own identity and live in full freedom and security." by Ingrid van Engelshoven, Minister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 The Netherlands)
 
在我們追求性別平等的現今社會裏,其實也應該反思:性別在日常生活中還有甚麼用處嗎? 





Wednesday 10 January 2024

露體狂的自我修養

#Repost @bboldhk 

・・・ 

#WhyNotBold |露體狂的自我修養 ft.體模社 #專訪 

呢個係一個充滿魔法嘅晚上,訪問當晚,連同小丁在內嘅四位人體模特兒喺 NuDDStudio 聚首一堂,佢哋之間有已經認識,亦有一面之緣而唔太熟悉。同場有另一位攝影師 Linda 喺拍攝我哋嘅訪問,為咗一部正在製作中嘅體模社紀錄片留影。正如小丁所講,體模社成立之後終於可以讓其他身體發聲,當晚有跨性別者、有資深嘅體模、亦有已為人母......

各種身體、各種故事......
 
#Story有完整版文章鏈結
全新女性雜誌平台 #BBOLD 全面登場!

開頁首彈專題 【WHY NOT BOLD】揭開每一個「敢」性故事。 #一切從敢開始 
Follow us 👉🏻 @bboldhk 
 
#WhyNotBold #BBOLD #BeBold #BoldStory #從敢開始 #體模社 #行為藝術 #身體自主 #人體模特兒 #TheBareExpressionsUntold

Tuesday 12 December 2023

你生來是《植物人》小丁

這篇題目由編輯所改,我係無咁多幽默感。正如原本《露體狂小丁》的歌詞一樣,搞笑得嚟有意思,首歌其實出名過我本人^_^  

【身體╳書本】4. 性別與身體  

...

明周 MPW Book B 2875 
Editor Sharing 
小丁 2023–12-29 

...  

 【你生來是《植物人》小丁】  

受藝君子劇團邀請,為舞台劇《植物人》演後座談會作嘉賓講者,我一口氣把它其中的一部靈感取材—韓江的《素食者》看完。久久沒有追看小說的心情,我窩在被中追看至深夜,貓睡在腋下伴讀,斜斜昏黃的光線,靠着床頭小小的閱讀燈。觸動的故事情節,讓我重新投入文字的世界。

自我 
 
作者以一個家庭故事,去展現個體在集體社會中以不同取態去保持自我:「素食者」英惠只想保持自我、丈夫則順着社會規範小心翼翼地做個普通人;姐姐想成為經濟獨立女性,卻又負擔着照顧他人的責任而喪失自我;而姐夫則沉浸在自我創造的世界裏。四位主角各走極端的行為性格,讓讀者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想變成怎樣的人,又結果扮演了何樣的人。
 
瘋狂與正常/性別階級 
 
《素食者》由三個章節構成,每章以不同角色作觀點陳述的寫作手法,令我想到谷崎潤一郎的《瘋癲老人日記》。特立獨行的人的行徑,可能被認為是「發瘋」,卻會因為性別及階級,而有所不同的下場。例如《瘋癲老人日記》的老爺在家族中有權有錢,不單安樂地過日子,家人還會順意他的怪異要求;反之在《素食者》中的英惠,輩分低又沒有經濟能力,就被視為家庭中的負擔,被扔到精神病院,被迫吃藥失去自由。甚麼才是「瘋癲」和「有病」,在乎社會、在乎掌控權力的人,怎樣規定才是「正常」。
 
身體描寫 
 
《素食者》的故事圍繞家庭,深入刻劃成員間依存和壓迫的關係,無論對身體、性別及倫理都有透徹的內心剖析。作者好像把我想說的都寫進故事裏,書內很多的身體描寫都令我很有共鳴。例如:「靜靜接受這一切的她,無法看成是某種神聖的象徵,或是人類,但又無法稱之為野獸。他覺得她應該是植物、動物、人類,或者是介於這三者之間的某種陌生的存在。」(2023,台灣:漫遊者文化,117頁)又例如「拍攝⋯⋯如同真空狀態的靜默最為適合。溫柔的肢體語言、綻放在赤裸身體之上的花朵和胎記搭配靜默,會令人聯想到某種本質的、永恆的東西。」(126頁)主角英惠表達對身體自在的渴求,和我的想法非常相似—我應該更早更能清楚地表達,自己對身體的看法,過去現在如是。每個人都有一個身體,最多只是外形上的少許分別,生殖器官和五官也一樣,其實裸體不裸體又有甚麼大不了。原著於二◯◯七年就寫成,如果我當年讀了,我或許能早些了解大眾對裸體的看法和我完全不同,朋友也就不須要寫《露體狂小丁》這首歌了。
 
期待閱讀韓江其他的小說,再和大家分享。 

藝君子劇團《植物人》  @artocritetheater
演出日期:12月22至31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Friday 8 December 2023

村上春樹的身體陳述

明周 MPW Book B 2871 
Editor Sharing 小丁 
2023–12-01 
... 
【村上春樹的身體陳述】 

我是村上春樹迷,家中書櫃有一排全是他的書。藉着讀書夜繽紛熱潮,又重讀村上君的書,想認真研究他如何書寫「身體」,雖然都知道他本來對身體的描寫不多,今回卻發現內容意想不到地平庸 ,主要是講中年危機以及身體與寫作的關係而已: 

身體的中年危機 

在《關於跑步,其實我想說的是……》裏,村上春樹分享他在跑步中所領悟的人生觀以及寫作觀,提到自己因為知道中年之後易胖,希望透過馬拉松訓練以維持體重。 

在《村上收音機2》裏的短篇〈體型〉,他描述主人翁在跑完馬拉松後進入公眾浴堂,遇到一大堆體型相近的人,卻因此感到不安和超現實。那種不適應令他想盡快離開現場,亦讓他明白平日能遇到不同體型的人才是自然。 

另外在《村上朝日堂反擊》裏,有兩篇都是村上君常常談到中年危機會出現的身體問題:〈中年是甚麼?之1「掉髮」〉及〈之2「肥胖」〉。他自己也曾掉髮,但認為是因為在城市生活壓力大之緣故,而在搬往郊區及早睡早起之後,頭髮卻變多了,反證年齡未必是主因;而肥胖問題則複雜得多,他認為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沒有一套特別適合中年人的減肥方法,亦因此困擾很多人。
 
收錄於《村上朝日堂嗨嗬!》一書中的〈在理髮廳思考肩膀酸〉則提到一個村上家的趣事:他家人都有肩膀酸的問題,但自己卻沒有,身邊許多人都不太理解他為甚麼沒有這個煩惱,而他亦有認真地花頗長時間去了解。到了最後,他亦終於有了肩膀酸的狀況,可能是因為稍微年紀大了,也算可以開始理解家人。雖然有點「大團圓結局」的灰諧,卻延續了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身體狀況,因而大家都沒法理解對方問題的主軸。 

身體與寫作的關係 
 
上文提到過《關於跑步,其實我想說的是……》一書亦有圍繞寫作和緩步跑的關係,既似隨心而寫,又似在講解寫作的心路歷程;反而在《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一書裏,〈第二夜:挖掘潛意識的「身」與「心」〉裏有一篇【故事與身體】,標題似與身體有關,但對談內容卻有點東拉西扯,一時提到笛卡兒的「身心二元論」,一時又講到村上君的文字帶有運動員的活力,後來又提到帶病的身體寫作會寫出帶病的文化……唉,最後只找到一篇,出自村上春村和安西水丸合作的短篇系列《日出國的工場》,當中的章節〈隱喻式的人體標本/京都科學標本〉描寫他們一起前往京都,參觀製作人體模型工場,談到經營、市場外銷、業務前景等等。透過書寫人造的人體模型,才稍微了解到村上君對身體不同部位的態度與好奇心。 

總的來說,村上春樹描寫的身體不算吸引,只著眼別人眼中的自己,來來去去都是體型和頭髮,沒有特別深刻的身體反思,沒有反省過「中年」被定型的問題。或者他對身體的態度都和普羅大眾一樣:都是「和大家可能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只要健康不太胖就行了。」作為他的書迷和身體自主倡議者,雖然有多少失望,只慶幸即使一個不深入書寫身體、不太會反思身體的作者,在書寫生涯中一定會涉獵到身體。身體是我們創作的基本元素材,是我們用來寫作的工具,是我們存在的關鍵,無可逃避。

Tuesday 7 November 2023

Exhibition at Fringe Club 15-19 Nov

 




#Repost @aftersunsetfestival with @use.repost

・・・

Upcoming…

Ritsu Aomame 律.青豆 by Siuding 

Credit for rope models: Ritsu, Caylyn

video artists: Alan Leung, Cathy Tong

@siuding_ii 

@ritsu_aomame 

@nawa_shishi 

@alanleung2 


Festival programme coming soon!  Mark your calendars: After Sunset at @hkfringeclub from November 15-19

“Ritsu Aomame” is a collaborative art project that explores the art of Japanese bondage, also known as Shibari, through photography and installation. The project was created by rigger ShiShi, two rope models, Ritsu and Caylyn, photographer Siuding, and video artists Alan Leung and Cathy Tong. 

 Together, they sought to capture the beauty of the human form and its potential for expression through the medium of rope. The project's photographs and installations showcase the intricate and visually striking ties of Shibari, as well as the emotions and sensations that arise from the intimat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ope models and the artist. The project's focus on free-style rope work allows the artists to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forms and techniques, resulting in a unique and dynamic visual experience. Through their collaboration, the artists of “Ritsu Aomame” seek to promote the art of Shibari in Hong Kong, and creat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body's potential for expression and connection.

【律・青豆】是一個由繩手しし(ShiShi)、繩模Ritsu和Caylyn、攝影師小丁以及視頻藝術家梁二和Cathy Tong共同創作的藝術項目。他們透過日本繩縛藝術的繩索表演和身體形態的探索,一起創作。他們的照片和裝置展現了自由式繩索的視覺體驗,充滿美感和藝術性。


#hongkongart #hongkongartgallery #discoverhongkong #awesomehongkong #hkartcollective #hkheritage #reimaginehongkong #hkartist 

#galleryinbetween #cheungchauwave #oikwanbarbers 

#SiuDing #RitsuAomame #hkBodyFest #exhibitionist #hkphotographer #hklifemodelclub #bodyistemple 

#小丁 #策展人 #書本設計師 #香港體模社 #律青豆 #aftersunsetfestival

Exhibition at Fringe Club 15-19 Nov

 



#Repost @aftersunsetfestival with @use.repost

・・・

SAVE THE DATE for our After Sunset Festival at the Fringe Club on 15th to 19th November, 2023.

AFTER SUNSET at the Fringe

Hong Kong’s first Art, Tech & Heritage Festival - is a love letter to our city’s sunset industries and invaluable living heritage. The first edition will tell the story of a 60 yr old traditional Cantonese alleyway barbershop, Oi Kwan Barbers, through the vision of 23 HK-based Artists. The exhibition aims to archive this historical place and expand our collective memory through different artistic mediums: photography, sculpture, painting, dance, digital media, illustration, poetry, video and more.

The week-long After Sunset at the Fringe is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Fringe Club and supported by Design Trust. It will include talks, panel discussions, film screenings, concerts, performances, workshops and the Jo Sun Market. With something for everyone including family activities, we welcome you to immerse yourself in a festival that celebrates heritage innovation in a fun and exciting way.

香港首屆集藝術、科技與遺產保育一身的藝術節,一封寫給這城市裡夕陽產業及仍活存社區遺產的情書。 通過二十三位香港藝術家的視角,我們講述一家擁有60年歷史的傳統粵式小巷理髮店愛群理髮的故事。 展覽通過攝影、雕塑、繪畫、舞蹈、數字媒體、插圖、詩、視角藝術等不同的藝術媒介來保育這個歷史場所,並擴建我們的集體記憶。 

為期一周的After Sunset Festival 與藝穗會合作,並得到 Design Trust 的支持。 將包括講座、小組討論、電影放映、音樂會、表演、研討會和早晨市集。 我們為個人及家庭提供不同活動,歡迎您沉浸在這個以創意和趣味來慶祝傳統創新的藝術節之中。

Produced by Oi Kwan Barbers, In-between Architects & Cheung Chau Wave

Supported by Design Trust & The Fringe Club

@aftersunsetfestival

@oikwan_barbers

@gallery_inbetween

@cheungchauwave

@designtrust

@hkfringeclub

#hongkongart #hongkongartgallery #discoverhongkong #awesomehongkong #reimaginehongkong

#hkartcollective #hkheritage #reimaginehongkong #hkartist #galleryinbetween #cheungchauwave #oikwanbarbers #traditionalbarber #oikwaninprogress #hkartisttalk

#hkmusic #hkmusicfestival #christinabrandtjensen #cheungchau #aftersunset #thefringeclub

Monday 2 October 2023

【練習三:獻出心臓】The Heart

你的頭緩緩往後垂,再往後垂,垂在我的手窩裡。我扶著你的肩和後頸,兩個瘦削的你和你重疊。我——們——在——我們——在——我們在——我們在荒原上,你筆直地平_____躺______,頭髗枕在我的腿上,你合上雙眼,靜靜入眠。 

這是通紅日落的井內,頭頂圓形的潻夜星際,空中盤旋的黑鳥帶領我們的步伐,一下子在井內一下子在井外,步步追逐,一閃一閃地潛行,同時在內又在外。烟紅的霧氣沉降,然後你拉着我在夕照最後的水平線中奔走,我們在膚色的沙地上烙下長長的腳印。 

奔往沙丘,我們雙對盤坐,四目注視,放鬆,同步呼吸把所有的表情吸收,臉容甩掉,我們進入內部的也是外部的身體。個體拉開360度的千萬個分身,她們把我團團圍住,用力凝視著我的無數觀眾。我也是她們的圓芯,她們既是眾身也是同一,以瞳孔的光芒放射和滙合。 

深啡瞳孔擴張讓心變得柔軟,意識改變身體的形態潛進開放中的藍。穿過這藍,我取回心臟,我把我愛的人從心中抽出來踩碎。將她的碎片部份吃掉,部份散在空中,她們在我的血液裡流動,也隨時像風一樣擁抱我。 

「黄昏を弓矢は翔る 翼を背負い 
その軌跡が自由への 道となる 捧げよ! 
捧げよ! 心臓を捧げよ!」 

photo: @siuding_ii 
model: @mmomosze 
bamboo craft teacher: @yiwooo.co 

#坪洲 #pengchau 
#wind #風 
#sunset #坪洲日落 #red #bambooart

 



Monday 4 September 2023

【編織練習二:結繭】The Cocoon

一線又一線作繭,平衡線、交叉線、曲線,都由一條條路徑填充。在我的手心和指間,它來回走着走着就要斷要斷又斷,期待延長的線在噴灑的水滴中滋潤,使它滑進去游出來,上下交疊、層層屈曲。一不小心它在中途破開,一分為二的線唯有不放棄地持續穿梭。 
 
「要多久才可結成繭?」 
「你必須用心」 

 在自然光線照射的暗室裡,它從我手上慢慢成形,它是身上的楕圓、是卵中的肧胎、是吹出的煙、是水中的漣漪、是城市的窗、是宇宙的星、也是小島的颱風。 風球高掛大雨未至,我們用膠袋包裹相機往海邊走走,可惜大浪在鏡頭下沒法捕捉,巨浪的影像只如潮汐往返,失去現場該有的震撼和速度。 
 
「你要多練習才可以表現眼前所見」 
「好的,我會繼續努力。」 

photo : @siuding_ii 
models: @mmomosze , K 
bamboo craft teacher: @yiwooo.co 

 #坪洲 #penchau 
#cocoon 
#bambooart

【編織練習一:風的形狀】The Wind

五月初夏轉瞬就到八月夏末,在島上學習緩慢,散渙的節奏在時間裡潺潺流淌。

人在大自然中感覺特別敏銳,來不及理解,又有新的體會。 

 坪洲日照強烈,我們經過蕉林,腳踏車在墓地的匾額下溜進炎夏的油綠之中。我在彎彎的道路緩步向前,風把我吹得像葉子一樣輕盈。閉上眼睛,感受風留在身上的觸感,我像跳進黑夜裡,成為樹上懸睡的蝙蝠。 
 
闊別幾星期,小路添上鮮綠的青苔,石屎山坡、圍柵掃上大小不一的綠色塊塊,清新煥發,又卻其實悶熱。我喜歡青苔,在道上近的遠的拍了不少照片,餵蚊是一定的了,朋友則以為我迷了路。 
 
對呢,這山道路走著走著總有看不完的新意,是迷上了這條路,而不再像之前一樣迷路。 
 
photo: @siuding_ii 
model: @mmomosze 
bamboo craft teacher: @yiwooo.co 

 #坪洲 #pengchau #wind #風 #bamboo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