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1 January 2023

A Live Performance "我見到佢⋯⋯"


 
register:
https://forms.gle/wdzFBsAfhxn1ahmk9 
 
A Live Performance "我見到佢⋯⋯" 
 
A Live Performance (1hr) + Artists sharing (30mins Q&A) 
by Hong Kong Life Model Club (HKLMC) 
 
Performed by 4 life models, we will explore our bodily history, destiny, and gaze. In collaboration with 2 live musicians and 1 visual jockey, we would like to stimulate all our senses on this live performance.   Nude performance. 18+ only.  
 
Performers 演出者: Nujande, Michael Chan, Siuding, Wah Lee 
Musicians 樂手: Nelson (double bass), Brian (saxophone) 
Video Jockey: Gaze [Nick Teeple]

Address 地點: Kowloon 九龍區 
PM after confirmation (私訊通知) 
 
Date/Time 日期時間: 
2/16, Thursday (星期四), 8.30-10pm 
 
Suggested Donation 建議捐款:HKD$420 up /person 
(Limited seats, PayMe or FPS only. 名額有限,登記後請以PAYME 或 FPS 過數) 
 
《我見到佢⋯⋯》 演出(1小時)+ 演後分享(30分鐘QnA) 
香港體模社策劃多媒體表演節目 
 
是次演出由4位人體模特兒作自我探索,帶出身體歷史、身體命運、如何觀看身體等。配合現場樂手和Viusal Jockey的影像,展現影像和音樂與身體的融合。 
 
節目含祼露成份,觀眾須年滿18歲或以上才能觀看 私人節目,不准錄影及拍攝

Thursday, 26 January 2023

認真生活

開始學習 BDSM 時,我以為對身體有特殊愛好、有性癖的人,都一定是身體自主、研究身體美學、LGBTQ+ friendly、對性愛場景要求很高。接觸了不同的人才發現,以女性主義和美學優先作 BDSM play 的人實屬小眾。當時令我非常震驚,機乎「跌咗落地」,朋友聽後笑我是個離地分子 🥹 ⋯⋯不過我決定自己實行這種形式的 BDSM✨ 

最初以為自己是個 Bottom/ M,幸運地遇到一位有經驗的 Top,ta 鼓勵我,說:「唔好去信個啲咩主奴,咩 Bottom 同 Top 就會係點嘅廢話,你要乜都試吓,唔好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學習繩縛後,在繩縛中我 S 的性格越見明顯,現在我會話自己是一個 Switch,視乎不同對手,我會扮演 Top 和 Bottom 的角色。我不是那種必須要玩甚麼項目的人,不戀痛、喜歡 sensation 、喜歡 creative 地試不同的東西。雖然我還未建立好屬於自己的繩綁和 SM 風格,但我覺得每個人都獨特,我喜歡根據遇到不同的人,感受 ta 們,構思一個專屬ta的SM遊戲。 

為了托濶的想像,我由文學入手,小說先看M屬始祖 Masoch《Venus in Fur》,谷崎潤一朗《痴人之愛》《刺青》《瘋老人日記》,詩歌有波特來爾《惡之花》、靡靡《愛之病》,還有 S屬始祖 Sade 的作品《Justine》《Juliette》,不過有些部份對我來說是難看下去,因為18世紀 Sade 時期的女性社會地位較低,要花不少力氣去體會當時的女性處境,我是活在22世紀的女身,感情上難接受貶底女性的部份。 

經我的繩縛老師 @shishi_Nawa 推介,我變成女繩手蓬莱かすみ的 fans。我參考了一堆她的 AV 演出作品,《女囚幻想》系列、《和とみやびの緊縛館》系列我都喜歡,不過放在現實中很難實行,而且也有很多安全問題要注意。《女囚幻想》在 credit 後播出一些幕後花絮,看到蓬莱かすみ在拍攝期間暈倒,大家圍坐照顧她。可見影片為求拍出幻想,實行起來時連專業演員都會暈倒受傷,更不用說要挪用到真正的 SM play 中。 

有些朋友覺得我很變態,看 AV 也會留意劇本、運鏡、節奏、場面調度,比較演員和不同 studio 的拍攝風格,學習電影欣賞的美學也可以放在欣賞 AV 當中,一套好的 AV 也會乎合不同程度的電影理論,大家不要忽視製作人員的努力。有時一整晚,就是為了找一套好看的 AV,直到天亮時累得睡着了⋯⋯ 

除了在 BDSM 我不限制自己,平日生活在不同場域,我可以是攝影師、人體模特兒、設計師、藝術家、文青、腐女⋯⋯(還有許多未知的) 

世界充滿新奇,享受每天,發掘生活的不同面向,無論到哪裡生活,生命同樣豐盛。

photo by @nowherepics13
 





Sunday, 22 January 2023

禁忌

幾年來,大家都在講離散之情,分享別國生活,明天又有誰要走。 
攝影師問:「你就從來沒有離開旳打算?」 
我答:「由細到大,成日都計劃要走,不過走咗又返嚟。」 
 
疫情改變大家生活,我卻暗暗喜歡沒有遊客的街道,人流稀疏,這是過從未見過的香港,像死城一樣寧靜。現在回望,真後悔沒有在人少的時候多在街道上散步。 

在這段寧靜時期,我去學習BDSM。(網上說是buying dumb shit for myself—說笑的,請認真自行上網查解釋。)跟隨老師學習日式繩縛(Shibari)後,我更認真地去學習BDSM的種種面向。它真的很有趣,因為在它世界裡理解的性、身體,都和平常人的想法不同,雖然有些總括的分類,但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喜好,很難用一種固定形式去代表所有人。而電影或SM片裡表達的誇張劇情也很難在現實發生,現實中BDSM有時像個「流流哋」的遊戲。和有些SM老手談及ta們的興趣,我才知道學習/玩BDSM在大眾眼中是個禁忌,會被人認為是個變態,幸好近年有些大片《Love and Leashes》(2020),《Fifty Shades of Grey》(2015) 和藝術電影《The Dude of Burgundy》(2014),這些電影把SM的簡單概念介紹給公眾,令大家對SM稍有認識,開始較接受SM作為成人遊戲。

在BDSM進行的過程中,經常強調「知情同意」,不過很多情況都帶有風險,兩人的共識若有偏差,就會變成侵犯或 #metoo行為。其中一件令我最失望的事件,是一次擺明「強姦」的事件中,因為受害者沒有講save word而被判斷為受害者出錯,而非侵犯者有問題。大家把BDSM的規則放到無限大,越過了普遍人對強姦的認知,我感到非常憤怒。 更可惜的是,我以道聽途說形式的得知這事,卻沒有令我知道教訓。

就在不久之前,自己親身經歷了一次不愉快的事,讓我明白在被侵犯期間,沒能力叫停的處境。事件發生在一個繩縛課堂試範中,這天我是朋友上課的繩模,ta的老師沒有帶繩模,於是我被借出讓他示範。事後朋友講:「你一唔舒服,就要叫停。」 
我說:「就是無法講出來,當時太痛,痛到無法思考。」 
朋友沒有同情我,ta說:「你唔叫停?無人知道你承受唔到。」 
我說:「當時太複雜,我很痛,但大家都在專注看我,我只想停止,但正在課堂試示範,我以為再忍耐多一刻就結束,而大家都看著我受苦,我好似應該承受這些苦到最後,即使我不願意。」 
Ta說:「你現在才講,當時根本沒有人知道。」 

我停了幾分鐘,只是覺得很傷心,然後崩潰地哭了。我為自己沒法叫停而自責,但我根本沒有做錯,是ta的老師透過示範,巧妙地越過了知情同意的界線,ta這種老手怎會不知道我能承受的程度呢。而且在課堂上,作示範的老師在課室中有最終權力,我們只是一班上課的綿羊,ta講的才是「正確」,我要在當中叫停實在很有壓力,那是對老師的即場指控,我要想清楚才可以講出口啊。這當中我要思考和經歷的實在太複雜,實在沒法子即時叫停。而我更加傷心的是,朋友對我的不信任,我也不想現在才講,就是當時沒法講⋯⋯ 

之後也有想過不再去參加SM,但離開也無法解決問題,假如我可以實行合乎身體自主、安全、女性主義和知情同意的條件下才進行的BDSM,可能是最好的對抗方法。但我也不知道呢,人生無過份理想化,如果實在不行,我就放棄。。。T_T。。。 

學繩真難,請大家祝福我🌈 順利成為一個繩手。

這件事發生之後,我請教了幾位有處理過性侵個案的人,亦決定分享是次經驗,予人有所警惕,支援相類經歷的人。在此我希望我能站在你的立場,為你發聲、表達我的關懷、讉責這些侵犯行為:請好好控制你的慾望,不要為了一己私慾,傷害別人。

photo by @nowherepics13

Saturday, 21 January 2023

市城的身體

喜歡把身體放置在香港市城的景觀中,一切都是人工的,看我們多瘋狂才有這種城市,每個人都被壓迫至瘋癲,一如《大都會》(Metropolis, 1927),Blade Runner(1982)和《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1995)描畫的世界。 
 
我有點犯賤,喜歡在壓力裡追趕各種事情,感受自己在急劇改變的環境中的存在感。我又打工又創作,生活多餘的空間就在書本、電影、展覽和音樂會中,根本停不下來。我無法長時間在別的城市過輕鬆的生活,緩慢的節奏很快令我厭倦。 

有朋友批評我,說我不能以創作去賺足夠的錢來養活自己,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我認為工種不同,不能比較。另外是我想工作和創作分開,讓自己至少要迫住和別人溝通,不會太自閉。至於自己的前途問題,也沒有想太多,工作好像去哪都差不多,創作就做自己想做的。能夠在這城市中不迷失自己,作品能帶給別人啟發、勇氣和力量,我就感到生活不錯。 

photo by @nowherepics13

Friday, 20 January 2023

夜遊

趁店舖都關門了,我們夜遊市區。攝影師話:「啲人坐係度最靚。」我就坐在馬路上影相。 在街上瞓地、行行企企,又似八九十年代的的女性寫真集套路。帶着你,和我拍一晚拖,傾一晚心事。其實只是攝影師的平面相片,為你製造浪漫。 拍攝時,我在懷念那些參加不同運動要經常瞓街的日子。那時曾經一起的人都各散東西了,雖然已不再相見,但那感情有種永恒的價值,我們都曾經為了他人,為自己的地方,做我們相信的事。未來無論如何,走在街上,我們知道曾經和很多不認識的人心意相通,為了同一目標,我們走在一起。老土地講,這就是我對這個地方的愛。 photo by @perfumesuite1367


Tuesday, 17 January 2023

活得自在

我們是先被別人看見,自己才再看見自己。 

喜歡拍照,可以從別人的眼睛看見不同的自己,而每次回看「舊日的我」也有不同發現。 這是半年前的我,又好像是幾年前的我。這個黑短髮又和許多過往的我相似,我們透過影像穿梭時間。有時覺得自己以前比現在還老,也會在現在的表情看到過往或暗示未來的。新新舊舊的、別人拍的自己,和自己認可的自我影像總有差異。這視覺上的距離就是沒法有共識,亦因此我覺得拍照很有趣。 

 我期待看到昨天、明天的我,而無數的我將好好地生活。 

 新一年,願每個人也能活得自在。 

 photo by Jeffery @journeythroughlight 







Monday, 16 January 2023

身在林木之中

往年夏季在這城市的山上跑,攝影師引領我來到這個不可思議的林木叢。沒想過在香港有這樣的景致,後來我把它作為一個虛構的故事的場景。 

這裡離城市很近,一如大部份香港的山水,既在城中又似在異地,也是我喜歡住在這裡的理由。 

photo by Jeffery @journeythroughlight

Wednesday, 28 December 2022

Summer lights 2022 夏季的時候

想寫的太多,但能靜下來寫的時間太少,總是浪費時間在無聊事情上( >_<) 作死!

最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去了解他們的存活狀態,讓我理解別人多些。以前以為只有我才會製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去生活,原來有不少人也一樣。Ta們有ta們的生活,我們有交集,卻又沒法完全了解對方。在同一狹小城市中,我們不同的存活形式把現實托濶成許多不同的小宇宙。

「活出真我」朋友對我說。 

年末總是讓人思潮起伏,想今年做過滿意的、不完整的,也有些經年未能完成的事情,記在心頭的債,又不知要推到哪年。我也由喜歡寫日記,變成喜歡寫故事,而更多的時候是拍照和ig story。現在才分享夏季拍過的照片。 

我說過,裸體,我希望一直拍攝到六十歲或是更老,今年我四十四歲了,來年我會更加努力。 謝謝夏季時 Jeffery 為我拍攝的相片。

photo by Jeffery @journeythroughlight



Friday, 25 November 2022

PODCAST interview: Artist Siu Ding on body autonomy, gender fluidity, and her recent project ‘Ritsu Aomame’ in Hong Kong

Artist Siu Ding on body autonomy, gender fluidity, and her recent project ‘Ritsu Aomame’ in Hong Kong. 

19 Nov 2022
Written By Oscar Venhuis 

 Episode Description: 

In this week’s episode of The Last Supper I sat down with artist Siu Ding, founder of the Hong Kong Life Model Club for artists, musicians, painters, writers, photographers, and artmakers. We spoke about her passion to promote body autonomy, gender fluidity, and her recent show ‘Ritsu Aomame’ in Hong Kong.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Siu Ding is an artist and book designer. Life is art, and the body is a personal temple. Known as the “exhibitionist”, she likes to break taboos and make the world her playground. 

Selection of work: 
Founder, Hong Kong Life Model Club (2017) 
Curator, BodyFest 2018 - Everybody is Awesome Curator, BodyFest 2020 - Our Models Curator, BodyFest 2021 - Body Autonomy: Talks and Workshops 
Curator, Multimedia exhibition - Incarnation (part of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hoto Festival 2021 Satellite Exhibition) 
Photographer and model, Momome (Photobook, 2022) 
Photographer and model, Ritsu Aomame (Photobook, 2022) 

 Siu Ding IG @siuding_ii Hong Kong Life Model Club @hklifemodelclub Ritsu Aomame IG @ritsu_aomame 

 PODCAST interview by Oscar Venhuis 
WEB https://bit.ly/3GAUMqx 
SPOTIFY https://spoti.fi/3U5wM1z 
APPLE https://apple.co/3grP7rZ 
GOOGLE https://bit.ly/3U279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