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不同生活方式,樓城外的馬屎埔》
by 小丁
(刊於《利民生活報》,於「利民生活」展覽免費派發)
剛過去的星期日(2010年8月1日)晚上,因朋友有《樓城》(2010延續版)的免費票,便相約一起去看。這是一齣多媒體劇,像一本活的「香港人居住口述史」,以很多的個人回憶,回顧香港由殖民時代的公屋至千禧年大量興建豪宅的歷史,借居住空間的變遷,反映香港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單一,生活節奏越來越急促,甚至價值觀也扭曲了。
我不是第一次看有關香港城市發展的演藝節目,之前看過幾齣進念十二面體的「東宮西宮系列」,嘲笑現實的荒謬,以笑罵宣洩情感,讓我們重新面對現實。但這次看《樓城》的經驗很不同,散場時我感到無比失落,劇中的幾句對白正是我的心聲:「我愛我居住的香港/我感到很無奈/沒有真正民主和利民的制度/沒有能力去改變任何事情」同時亦感嘆地想:「全港市民都應來看這劇,讓我們停一停、想一想我們該如何生活下去。」
散場後,與朋友一同去吃宵夜。席間細說,該天中午他們一行人參加了「粉嶺北──探索消失中的新界生活空間」導賞團,到粉嶺北的馬屎埔村看農田,他說那裡是香港最後的「農業帶」,不只是零散的農家,而是一個多戶的農業社區。
細描述馬屎埔這地方既神奇又美麗,農村已有近半世紀的歷史,出產多種市民日常所需的疏菜。而且在豐收時節,農民會利用多餘的蔬菜製成醃菜,農戶之間又會交換農作物,鄰里和諧,像是香港的「桃花源」。
我聽著聽著細的說話,感到他像是在講述另一齣「《樓城》外傳」,揭開了石屎森林的另一面貌。細強調必須到過馬屎埔才可以真正感受到那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並把K的聯絡給我,於是我決定到馬屎埔走一走。
↑新界粉嶺北的馬屎埔村和樓高四十多層的住宅大樓只隔一條馬路。
第二天,我請了半天假期到馬屎埔去。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氣溫雖然酷熱但時有涼風。下午四時左右,我到了馬屎埔村後,幸運地聯絡上村裡一名居民Becky,她家三代也是在這裡務農。在這裡長大的她,非常喜歡農村生活,她很高興我對馬屎埔這地方有興趣,把她的一條長褲借給我防蚊,還熱情地帶我參觀村裡不同的農田。田上有冬瓜、白菜、枸杞、臭草、莧菜等,他簡單地介紹了農田的耕作法,然後去了村後的梧桐河講解馬屎埔的由來和發展。Becky說,住在附近高樓大廈的居民,平日也會來這裡散步或晨運,有時也會參與耕作。只要不打擾村民,歡迎任何人來這裡走走。
參觀期間,我們遇到兩名剛完成一天工作的年輕農夫,他們都是B的朋友。原來Becky剛成立了一個小小的有機農場──馬寶寶社區農場,希望鼓勵更多喜歡耕作的人來參加。那兩名年輕的農夫便是最先參加這個計劃的人。Becky說若要把農田打理得好,做part-time 農夫是不夠的呢,必須像他們一樣,每天認真地打理農田八小時以上才行。
最後回到Becky的家裡,她的爸媽還在耕作。Becky歡迎我下次再到訪,臨走時還從她家的龍眼樹上採了一束龍眼送給我,真的非常感謝她讓我過了一個愉快又開心的下午。
回家後我寫下這次到訪馬屎村的經過,我覺得自己花幾小時去參觀了農田並不代表已經完全了解那個地方,也沒有感動得要立刻想當農夫,因為自己雖然喜歡栽種,但完全抵受不了日曬雨淋和蚊叮蟲咬。
不過看過了大片的農田、耕作中的農夫、田上的瓜菜、河上的涼風、手上的新鮮的果實,這一切清新翠綠的景象帶給我新的啟示和動力,我發現在「供樓結婚生仔炒股」以外,在香港生活其實還有別的可能性,只是需要去關注社會不同的角落裡發生的事,以發掘生活更多的可能性。我們的生活不是只有由樓做成的城市,也該有田組成的家園。
↑Becky在家前的農田上,她一家三口正在種植枸杞。
↑馬寶寶社區農場:
實踐有機耕種,定期邀請村民參與活動,如工作坊導師、製作蔬菜包、加工食物等。在經濟上支援街坊,建立社區經濟網絡。提供公眾參與的活動,希望大家多了解人、食物和土地的關係。
網址: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group.php?gid=139827836045614
聯絡:mapopo.far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