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日常的鎖碎事項都變成圖片記錄在ig那邊了,難以想像之前天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網寫日記或發佈相片。
自從我的上網熱退卻,每天早起來最希望的便是在家裡慢慢吃早餐和看看書,中午最好能吃米飯,下班後去運動一下,再到sauna蒸點汗。而上網時間都安排在上班時的空檔中穿插,工作有時一堆起來,網誌頁面開了一整天,最後都沒有寫進一個字。
之後一連幾個周末不是打風便是下雨,懶洋洋地留在抽濕機全力開動的室內,做做飯、看看戲。
在家裡看了Cinema Paradiso (1988) 《星光伴我心》,知道它是經典,不過次次在戲院中重映都爆滿,沒有一次能在戲院裡看,這天心血來潮便在網上看完了。故事中一切能想像的「老土」情節都具備了,正認為那些親情友情愛情和對電影的熱情也都不過如此,因為無數的電影都受它的影響,有些看過無數次的情節原來出自這裡,感到自己作為一個「正面撚」一定會因為這樣而哭吧。誰知道末段片尾一開首的第一個鏡頭開始我就哭了。
W問:為甚麼之前眾多的情節我都不為所動,反而在片末的kiss montage之下哭了?
我哭著說:我想就是這套戲之所以成為不朽的原因吧。即使在後來的日子裡不知有多少電影因受它影響挪用了它的情節或手法,這電影的力量還是沒有被分薄減弱。它既道出了個人的、私密的成長故事,又帶出一個時代的渴望和變遷,無數的人生酸甜苦辣交織,建構著個人的成長,也是所有人的成長,既是個人又普世的。這些深深的情,導演在二小時裡娓娓道來,最後再與觀眾分享一個秘密,一個只有把前面都「經歴過」的觀眾才能了解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在我的心中像煙花一樣爆開,我哭了。
之後追索起上次讓我哭的電影,好像是《冷血自傳》(Capote)和《明月幾時有》。
幾年前在戲院裡看《冷血自傳》,尾末字幕升起的瞬間,我淚流不止。一個死囚,在行刑前遇到了一個打算以他的故事作小說題材的作者。那個作者究竟是真心關心這位朋友,還是只是為了「套料」寫完小說便算?而這兩種心態下寫出來的小說會是一樣嗎?那作者的用心重要嗎?我越想越心寒。
W:導演就是特別要隱去戲中作家的用心,讓觀者自行切入自己的道德判斷,去深化這個故事觸及人性的複雜。
看《明月幾時有》之後在戲院的角落裡哭,主要是想起《709人們》裡被囚的人,心裡想著救人的心情吧。電影中戲周迅演得很好,配角如李燦森演得出色,「茄尼啡」又有梁文道、黃修平等文化人助陣,讓人鼓舞。雖然有文化圈的朋友認為,導演許鞍華刻意避開敏感政治時期,一轉眼已是現今香港的手法,實在可圈可點,但又有人認為這是一部以雨傘運動作隱喻的電影。我認為無論如何,許導希望拍攝香港歴史,電影保留香港文化的重心是顯而易見的,《明月幾時有》可以和《黃金時代》並看。
不少看過《Dunkirk》的朋友都覺得影片很悶,故事了無新意,平鋪直敍。但我卻是喜歡的,除了因為全片用菲林拍攝之外,救人的愛心總是讓人溫暖。
《玩謝大作家》對我來說是一部完美的電影,觀影後我在戲院旁的書店留了幾個小時,一直沉浸在電影帶給我的啟發中。電影其中一幕,作家要為一個繪畫比賽作評審員,他經過一番考量後選了一張出人意表的作品,當時我以為他之不過是為了扮cool扮勁才有這決定,但後來這個繪畫比賽的結果卻更搞鬼荒謬,反映人性、藝術價值、生活交纏的狂野。我十分佩服此電影透過戲謔的手法,呈現藝術和文化的理念及其必須承擔的責任,這些題目本身就太嚴肅,但它竟然可以輕易地一一帶過,而電影非但不沉悶,反而好戲連場,緊張刺激。若果有機會,我希望在戲院再看一次。
上周末看過《反藝術宣言》,影片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宣言」。加上現在藝術品的商業活動活躍,藝術品和商品已經分不開,不少人亦投資在藝術品市場上。大家都不再認為藝術是乞米的年代,藝術創作的思潮勢必要再革新去開闢新路向。我認同的觀點,是藝術不能被收編在體制裡,它應該超越任何體制的先行者,永遠以推翻陳腐和僵 化為目的,不斷驚醒人們的思想和觸覺。
近來,香港因政治原因被囚禁的人越來越多,有時走在大街、回到家裡或者在辦工室內,我都會忽然感到心裡被刺了一下,自問:「難到我就是被圈養著、只會購物、最有營養和乾淨的豬嗎」?
於中大回蕩的一個陽光早晨,在「天人合一」坐得久了便人多起來,順步經過飯堂,進入角落的漂書處。本來想取一本關於美學的書,好奇地翻開了周保松《政治的道德》,書本一開首:「每個公民,每個自由平等的公民,都有要求得到國家公正對待的權利。這是人作為社會成員最基本的道德權利。這不是乞求,也不是施捨,而是國家對待公民的基本責任。人一旦意識到這項權利並努力捍衛這項權利時,國家便不能只靠暴力來統治,而必須訴諸道德理由來向公民證明其統治的正當性。我們所擁有的權利,使得我們可以堂堂正正地參與政治事務,理直氣壯地批評和監督政府。」這段文字像是給我及時的安慰,感恩我們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