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5 February 2020

亂世中,我們應當閱讀


疫症蔓延,大部份留在家中的時間,是一邊手釘書,一邊聽書。聽書很自然就把George Owell的《1984》和《Animal Farm》聽完,也希望著手去聽更多的書。

近來在閱讀長篇小說時越見困難,如果是英文的書本便更難專注。中文的書本會在讀了三分一後,總因為別的事務分心而停頓下來,一本書根本沒法完整地讀完。是英文書的話,更不論長短,英文字會在行與行之間跳來跳去,我很多時會讀錯行數,在兩三行之間糾纏才能推進下一行。不過奇怪的是,在讀手機上的長篇新聞,不論中或英文,都比較流暢。當然英文的新聞過長的話,文字跳來跳去的情況又很快出現。

很多在家放置多年的英文經典書本都讀不完,但又不想扔掉,聆聽Audio變成最近的習慣。除了在Spotify可以找到部份經典,在youtube也有很多。我又嘗試install Audiobook的Apps,但很多想讀的書其實都沒有。有些名著聽起來是必讀,但讀起來著實不易,例如《Crime and Punishment》聽了開首到押店女人被殺便停了,太多生字,加上長篇大論的內心爭扎很煩,不想聽下去;《A Tale of Two Cities》也是聽了開首便進入不了故事;《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一聽到形容universe怎樣是個disc便開始掌握不到它在說甚麼,生字和專有名詞太多根本不能理解。和 C 在網上談起這些書時,我們發現其實很少人真的把這些經典讀完,或者讀了其實不甚了解,不過告訴別讀過"seemed so cool",反正大家根本不會去討論內容和交換意見。又像《A Portrait of an Artist as a Young Man》,我聽了9小時後還不太明白它想說甚麼,C 說這其實要先了解作者James Joyce是何人才開始讀會好得多,而且最好能提著書本一邊看一邊聽。

《A Tale of Two Cities》、《Oliver Twist》都是中學老師送的,《Crime and Punishment》、《The Picture of Dorian Grey》、《Edgar Allan Poe: Selected Works》、《A Portrait of an Artist as a Young Man》則是很久之前一位英文編輯 J 送我的。J 花了5年時間在英國讀文學,她的硏究題目為《The Name of the Rose》,她說那是她人生最快樂的時間,回港後她在工作上不太順利。在同事當中她不善於表達自己,當時我還年輕,她特別送給我這些書,因為她認為這些都是每個人必讀的好書之一。相隔十年,這些書仍然在書架上封塵,要不是因為我連包著書的密封塑膠還未拆開,它們想必已經長出了霉。直到最近,它們終於被打開來讀了!

最先完成的是《The Picture of Dorian Grey》聽了3 次,本來想接著聽Edgar Allan Poe,但其故事的恐怖氣氛讓我沒法讀下去,反而完成了《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故事中,他們經過了香港!

意想不到的是,George Owell的《1984》和《Animal Farm》我可以快速地聽完。《1984》基乎在沒有停頓下在youtube聽了3個小時多。而《Animal Farm》在Spotify內的版本很生動,英文用字不深,一共聽了3次,,可以跟着歌詞去唱Beasts of England,百聽不厭(像小朋友聽故事:Again Agian and Again)。《Alice in Wonderland》也不錯,雖不像《Animal Farm》一樣精煉,但《Alice in Wonderland》的文字較多形容想像的世界,而且Alice的性格也是我喜歡的類型,不像打開Jane Austin的《Pride and Prejudice》或者《Sense and Sensibility》,女性的文藝調我一下子未可以調整到心情讀下去,可能要過些日子才可以開始讀。另外,M 送的《Fahrenheit 451》也在前天聽完,覺得像一個firemen版本的《1984》,文字不深,但卻沒有想讀第二次的衝動(C 說他在40多年前就讀過了)。終於書架可以少一些本書了,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