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1 October 2009

The sky is NOT the limit. (by Fotopiggie)

The distant volcano, Japan’s pre-eminent national symbol, has been increasingly blocked by Tokyo’s skyscrapers and smog. ©Ko Sasak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終於衝破一百大關,記念一下說一個不太攝影的故事。

最近在紐約時報看到這個故事,讀來不無感概,是一群日本老居民爭取保育失敗的故事,他們要保住的是一個景觀。

我家面向飛鵝山,這個山景色算不上優美,但好歹也陪了我過了不少寒暑,春夏秋冬山火後的顏色轉變滿有個性,每天梳洗總要跟他打個招呼,有朝如有棟新大廈檔住他的話,情緒少不免會低落了一大截。香港島的山脊線也岌岌可危,那個大鬚刨(即IFC)還是比較適合在國慶花車出現。

日本東京日暮里區,是現時在東京市內還可以觀看到「聖山」富士山的地點, 其中最壯麗的角度要站在區內一個山坡上才看得見,那個地方正是叫曰「富士見坂」(Fujimizaka),「見坂」者,斜坡也。天朗氣清的時候,有著不俗的風光,也成了一個小小的旅遊景點。這個陪伴居民成長的景致始終敵不過都市化的陰浬,高樓大廈和空氣污染已把景色大打折扣。

十年前的某天居民如夢初醒,獲悉在「見坂」外一英里外的地方會興建一棟十四層高的大廈,勢必會阻擋視野,連富士見坂的景致也不保呢。一群區內老街坊之後在一名大學教授協助下組成了一個「保護日暮里富士見坂協會」,四出奔走嘗試去遊說發展商、地權擁有人和政府。但他們面對一個首要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保育一些實在的東西如建築物等,但你怎樣去保護一個非物質「景觀」呢?

加拿大的溫哥華早在八十年代就是立法保護一些「觀景走廊」(view corridor),即如置身在某些指定交匯點或公園中,不可以被建築物阻礙到觀看環抱溫市的山脈景觀,但日本當時還沒有先例可尋,當然也有利益關系問題,不同行政區份意見不同,「見坂」所在行政區當然力撐,建樓宇所在的小區自然怕損失發展商稅收這塊肥肉。最後發展商跟居民開出條件:如果應要求把最高五層的建築物裁掉的話,當時發展商索價一千二佰萬美圓,居民們當然無辦法應付,只有硬巴巴看著那十四層高的建築物把三分一富士山擋住。

在攝人絮語提這個故事,不要誤會保育一個景觀是用來給大家去多照幾張照片,眾所周知日本人對富士山的情懷是非筆墨形容,孕育的藝術作品、宗教或文學作品多不勝數,那是生活質量攸關,溫哥華在多年的相關調查中都被選為世界上生活質數最佳之一的地方,中間並無巧合。我們並沒有富士山,相對很多人對「扯旗山」的思念,大概只是「扯旗」而已。


原文:The sky is NOT the limit. @攝人絮語 Blogging Photography
http://hkbloggingphoto.blogspot.com/2009/10/sky-is-not-limit.html?showComment=1256114263699#c246819014150123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