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6 May 2010

時間超人(我的時間觀 ii)


承上文:努力不做遲到精(我的時間觀 i)

記得好幾年前,我還在唸書時,一篇刊載在《打開》雜誌寫關於時間觀念的文字令我印象深刻,文字原來的出處和作者都已經忘記了,只記得大意是:
若果我們人人都認真對待時間,人人都守時,那便沒有守時和遲到之分,也就沒有遲到的問題。

我看後覺得很有意思,一直深深記在腦裡,但道理是明白了,卻不代我就此逃離「遲到之苦」。

我嘗試找出自己遲到的原因,通常是:

1.約會出門前左挑又選,試了大堆衣服都不合那天的心情,又不想著回平日常著的那幾套,於是一套又一套地換到遲大到。

2.以為自己是「時間超人」,把好幾個約會聚在一起,像一個晚有二至三個約會:先和朋友吃飯,再去看戲,再約另一班朋友drinks,最後再約朋友深宵傾談。結果是萬一放工時間遲了,之後的約會就得遲到,或者是需要放棄其中一項才能令其他的約會維持在原定時間內。

3.睡過頭了:P(最差的情況是完全忘記了)


提起「時間」和「香港」這兩個主題,它們是我最近參加拍攝的一齣短片的主題。劇本作者兼導演 S 從澳洲來港住了十幾年,他想透過短片內的幾個故事,講述香港是世界上生活節奏最快的城市之一(他覺得比東京還要快),無論是事件的發生、街上的建築物、人際關係等等,一切都來得去得快,人們也經常很急躁地在「趕時間」和「over run」中。

不過活在這個高速城市的我卻沒有太大感覺,可能是局內人見慣不怪吧 ^_^

而朋友 N 最近亦出版了這本小小的攝影集,也是關我們的城市的,叫Ruins,透過 N 的鏡頭去看我們的城市,感覺是疏離的、探險的、懷疑的。另一本介紹他故居Boston 的攝影集Plain ,它和Ruins是「孖生」作品集。

我喜歡像Ruins葉英傑《無常事》,這類小品式的「攝影手記」帶給我一種非常親切的閱讀經驗,像和作者一起去重遊他們走過的地方,聽他們說過話。
而我最喜歡 Ruins書內的這句話:

“When we walk around and talk about our heritage, our lineage, or even our property rights, we should try to keep in mind that there are all kinds of bones beneath our feet.”
--Andrew Guthrie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