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 July 2018

尋找樂評

最近自己重新掀起音樂熱,去音樂會前希望多「做功課」,之後又想把音樂會寫下來。為了做個懶人,決定先找多些樂評來讀,偷了師,就不用全都由自己去分析和學習,可以「抄考」一下名家們的話。在家中的書架上翻出了黃牧的《音樂的故事》《音樂的世界》,文章的資料豐富,但文筆一般,有時看得辛苦,因為描寫音樂意景的不多,大多是人和事的敍述,像看新聞似的,看久了有點乾巴巴的感覺。

於是找來了豐子愷的《豐子愷音樂講堂》,書本由淺入深,是讓古典音樂的初學者讀的:由介紹樂器、樂團、樂曲、作曲家,到兼有簡單的音樂史與派別,也提及作者認為欣賞古典音樂的態度等,是一本較全面的入門書本。

但我其實是希望找到某一曲子的專論及創作相關的前因後果,和樂曲的具體分折,所以《豐子愷音樂講堂》並不夠用。

再找到李歐梵的樂評《音樂札記》,他較黃牧寫得好,對音樂有較深入的描寫,個人感受表達強烈,也有獨到的見解,唯獨要忍受他時而自吹自擂的文字,要一邊讀一邊自動把那些部份篩走,不然意趣大減,只想給他一個反白眼EMOJI。在書中,他介紹了 Alex Ross 的書《The Rest Is Noise: Listening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看來 Ross 是個不錯的作者,看看在圖書館能否找到他的書。(雖然一按入 Amazon 就問我要不要買齊他的三本書,但還是想先借來看看。)Oxford出版的《音樂札記》一書封面的插圖為 The Scallop by Maggi Hambiling,是一個獻給 Benjamin Britten 的雕塑,上邊寫著 "I hear those voice that will not be drowned" from Peter Grims,真是讓人十分喜歡。

同事介紹了焦元溥,他集中寫琴鋼音樂,《樂之本事》(A Road to the Classical Music)和《樂來樂想》單看目錄已覺得很吸引,然後還有楊照《想樂》一至三輯和John Powell 的“How music works:The Science and Psychology of Beautiful Sounds, from Beethoven to the Beatles and Beyond”。

終於由一本書開始找到了這麼多好書,之後可以慢慢享受了。

不過以上的書目,中文的大都集中寫大師作品,而較新的樂曲評論便要從英文作者中尋找,結果我偷懶不成,還是乖乖再搜集資料。我要寫的,是 Jonathan Harvey 的 "Body Mandala",在中文寫作世界中,好像還未見過相關文章。


ps. 以紀念 Leonard Bernstein 生辰100週年,港樂作了現場配樂的高清收復版本 West Side Story。我看了周末的一場,現場演奏的最初樂團音量過大,蓋過了電影對白,下半場以後音量平衝得多,讓觀眾能全程投入電影當中,配樂成功。這是我第一次看這齣電影,原來很多歌曲都已經聽過,但從不知道出自 West Side Story。相比起劇中的以 Romeo and Juilet 的主線,我更喜歡戲內群舞在城市中的場面調度,舞者在街上與建築物及行人的穿插、過度都非常有心思,即使在今天看來也絕不過時,反而更顯得新的荷里活歌舞劇沒有甚麼進步。West Side Story 歌曲中樂器使用多元化,不同種類的樂曲插入引人入勝,歌詞生活化、淺白又不失優雅。總歸是莎劇的改編,不朽的故事在不同時代中流傳,故事新編,人性同樣顯現,不難發現物質條件不同,但我們的思想及社會變幻大同小異。藝術的價值不在娛樂大眾,而是諷刺時弊,突破時代,引領自由意志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