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October 2018

賞樂談:港樂梵志登(JAAP)與王敬 (Jing Wang)/美樂聚2018

上周末周日參加了兩場古典音樂會,港樂梵志登(JAAP)與王敬(Jing Wang)與蕭邦社美樂聚2018(The Joy of Music Festival 2018)。梵志登與港樂的演出是我每個月最期待的音樂會,今次演奏的樂曲分別是布拉姆斯(BRAHMS Violin Concerto )小提琴協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TCHAIKOVSKY Symphony no. 4)。

經過上次在文化中心音樂廳的賞樂經驗,我今次直接買了坐在樂團背後的座位,但這次的聽覺感受卻沒有上次那麼愉快。在聽第一首協奏曲時已經感到「中伏」, 獨奏者王敬的小提琴音聲音量細,有時樂團把他的琴聲撞走了。可憐我把這首協奏曲聽熟了,背著樂團的座位讓大細聲部反過來,變得很彆扭,樂曲的不同聲部大小聲亂調,玩出另一個前衞的布拉姆斯來。

在encore環節,王敬一反平日大部份獨奏家以炫技為主的做法,演出巴赫G小調第一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慢板(BACH’s Violin Sonata no. 1 in G minor),這首平實的曲子實在難以發揮,更莫說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梵志登(JAAP)與王敬(Jing Wang)

下半場柴可夫斯基的樂曲在梵志登與樂團的演奏下水準依然,也可能是我習慣了座位的聽覺經驗。其實柴可夫斯基的樂曲又怎會讓你失望,這首樂曲的大細聲分布尤為重要,背向著樂團的觀眾們就算未能聽夠「原汁原味」,但單看指揮梵志登在指揮台上的舞動也值回票價。他以身體語言演繹樂曲,左右手的手語指示加上搖動指揮棒的動作,活像個音樂廚師,一邊加鹽加油,一邊炒炒炒,炒出一道「交響曲」佳餚,只可惜未能取出手機把他的舞動錄下來。

drawing by Mark Frederickson

遺憾在於觀眾在曲目的每個章節中都拍手(除了最後一首樂曲的兩個章節因為緊接在一起),看來是來自左右二樓看台上不太熟悉曲目的觀眾,不過這可能也影響了演奏者的心情,而我身旁的少年觀眾更皺著眉說:「拍乜野!」可見其影響欣賞曲目的程度,看來古典音樂教育還有待時間傳授。

Alvaro Pierri

第二天的美樂聚主要由皮耶里(Alvaro Pierri)、Carlo Domeniconi及安達羅洛(Giuseppe Andaloro)演出。以十歲的香港少年為音樂會暖場,獨奏三首風格不同的古典結他曲。

當中以皮耶里的古典結他主導整個演出,上半場分別奏了十七世紀意大利作曲家Doemnico Sarlatii的結他曲及三首阿根廷作曲家Astor Piazzolla的浪漫舞曲,充滿了意式和南美風情浪漫風情,尤以最後兩首有安達羅洛作鋼琴伴奏的樂曲最為活潑瀟灑,讓在座位中搖擺者身體的觀眾們有跳上台上跳舞的衝動。

下半場以二十世紀英國作曲家Sir William Walton的五首樂曲開場,接著加入墨西哥風情的四首樂曲。然後萬眾期待的雙結他出現了,就是皮耶里和他的好友Domeniconi合夾Domeniconi的原創樂曲。他們兩人在台上非常合拍,而且兩人對答幽默,演出一下子讓人感到非常親切,我假想觀眾如能與他們一起圍坐,一邊飲酒聽音樂才更合適。結尾是兩首南美風的巴西舞曲,由Carlos De S. Ramos Escobar於五十年代撰,結他主導加鋼琴伴奏,又是讓人手舞足蹈的時刻。

整個古典結他音樂會的感覺是過份嚴肅了些,假如能改變形式,不用舞台,讓樂手和觀眾同坐暢飲,大家一起舞蹈,或者更能體現大部份舞曲載歌載舞的原意,達至與眾同樂的「美樂聚」。

原文連結:
https://bkb.mpweekly.com/cu0002/sight-sound/20181029-84327